2025-07-22 10:23:42
企业遇到坏账最头疼的不是对方赖账,而是对方真没钱——车间里的机器落着灰,账户里只剩几千块,负责人天天说“再给我三个月,订单下来就还”,可等了三个月,还是没动静。这时候与其盯着“要不要起诉”,不如先搞清楚对方“还有什么能换钱”——不是查工商年报上的“净资产”,而是翻对方的抽屉:有没有跟下游客户签的未结算合同?仓库里的原材料是不是行业通用款?甚至创始人名下有没有没抵押的房产?去年我帮一家五金供应商处理过一笔800万坏账,对方是做汽车配件的小企业,账面上亏损500万,但我们查到他跟某车企有个1200万的订单,已经生产了70%,只是没拿到尾款。这时候起诉只会让对方停工,订单黄了更拿不到钱,不如跟对方谈“用订单尾款抵债”:我们帮对方联系车企加快结算,对方拿到尾款后先还300万,剩下的500万分12个月还,每个月还40万,同时让创始人用老家的房子做抵押。结果对方三个月后拿到了800万尾款,先还了300万,剩下的500万也按时还清了。
要摸透对方的“偿债能力”,得做“穿透式尽调”,不是找会计师事务所出份报告,而是自己扎进去查“三流”:资金流看银行流水的进账方向——有没有下游客户的定期打款?货流看库存清单的周转速度——原材料是不是能卖给同行?半成品是不是能折价处理?信息流看合同台账的未执行部分——有没有长期合作的客户?有没有即将到期的应收账款?比如去年帮一家食品供应商查对方(某连锁超市)的坏账,对方说“资金紧张”,但我们查了对方的供应商系统,发现他欠10个供应商的钱,但跟某乳制品企业有个每年500万的采购合同,还没结算。我们直接找乳制品企业谈,让对方把应付给超市的货款打给食品供应商,抵掉100万坏账,剩下的200万分18个月还,这样三方都省事。
债务重组不是“免债”,而是“换种方式收钱”,最常用的三种方法要抓“落地细节”。 种是“债转股”,别光算股权比例,要先“清产核资+兜底条款”:比如对方有1000万资产,800万负债,净资产200万,你欠他500万,要是直接转股,你占25%(500/(200+500)),但对方可能有隐藏债务,所以要加两条:一是转股后如果发现未披露的债务,创始人个人承担;二是未来两年净利润要达到300万,否则创始人按原价回购你的股权。去年帮一家软件公司处理债转股,对方欠他200万,我们要求对方先剥离亏损的培训业务,用核心软件业务估值300万,转200万占40%股权,同时约定明年净利润没到100万就回购。结果对方明年净利润做到150万,我们不仅收回200万,还分了30万红利。
第二种是“资产抵债”,别要“虚的资产”,要“能快速变现或产生现金流的”:比如对方有厂房,但抵押给银行了,可以谈“租金抵债”——厂房出租的收益直接打给你,直到还清;对方有库存,但卖不掉,可以谈“委托销售”——你帮他卖,销售额扣掉成本后抵账。去年有个服装供应商,对方欠他150万,对方有一批积压的羽绒服,我们联系了电商平台的直播机构,帮对方卖掉了120万,扣掉10%的佣金,剩下的108万抵了部分债务,剩下的42万分6个月还。还有个案例,对方有辆货车,我们没要车,而是要了“货车的运营权”——让对方用货车帮我们拉货,运费抵账,每个月抵2万,10个月就抵了20万。
第三种是“分期偿还”,别定“固定金额”,要“挂钩对方的现金流”。比如对方是做季节性生意的,夏天是旺季,冬天是淡季,就定“旺季每月还10万,淡季每月还5万”;对方是做项目的,每个项目结束有回款,就定“每个项目回款到账后3天内还30%”。还要加“加速条款”:如果对方连续两个月没达标,你有权要求提前还全部钱。去年帮一家建材供应商谈分期,对方欠他300万,对方是做工程的,每个工程结束能拿到80%的回款,我们定的方案是“每个工程回款后还30%,直到还清”,结果对方半年内做了两个工程,回款400万,先还了120万,剩下的180万分12个月还,比原定的24期快了一倍。
谈判的时候别讲“法律条款”,要讲“对方的好处”。比如跟对方算笔账:“你要是破产,我只能拿到10%的钱,你也没了信誉;要是跟我重组,你能保留工厂,继续接订单,还清我之后还能赚更多。”去年帮一家物流公司谈坏账,对方是做贸易的,欠500万,对方说“我破产算了”,我们跟他算:“你去年做了800万生意,利润10%,要是破产,你以后没法再做贸易;要是跟我分24期,每月还20万,你只要保持去年的生意量,就能还得起,还能留着客户。”对方想了想,同意了,后来真的按时还了。
协议要写“能落地的条款”,别写“模糊的承诺”。比如要明确“四个细节”:一是还款时间和金额——“2024年6月30日前还100万,2024年12月31日前还200万”,别写“分12期还”;二是担保物——“位于XX市XX区XX路XX号的房产,房产证号XX,抵押金额300万”,别写“用房产抵押”;三是违约条款——“逾期30天内,按日万分之五支付罚息;逾期超过30天,我有权卖你的房产,还能要全部剩下的钱”,别写“逾期要承担违约责任”;四是管辖法院——“争议由我所在地法院管”,别写“由有管辖权的法院管”。去年有个客户签的协议只写了“分12期”,没写具体时间,对方拖了半年才还 期,我们帮他修改后,对方再也没敢拖延。
签了协议不是结束,要“盯着对方的经营”,别等对方违约了才找他。比如做“每月三查”:查银行流水——看有没有进账,有没有挪用资金;查财务报表——看利润有没有增加,成本有没有超标;查库存——看有没有积压,有没有新增货物。做“季度一访”:去对方工厂看,有没有工人在生产,有没有新的设备,有没有新的订单合同。去年帮一家电子元件供应商监控对方,对方欠300万,分期后我们要求对方每月发银行流水和库存清单,第三个月发现对方有笔50万进账没还,我们马上找他谈,对方说“要付工资”,我们说“可以,但要给我看工资单,下个月多还5万”,对方同意了,后来再也没敢挪用。
如果对方欠很多人的钱,要“联合其他债权人”,别单独起诉。比如找“核心债权人”——比如银行,因为银行有抵押权,要是银行起诉,大家都拿不到钱,所以联合银行一起谈;成立“债权人委员会”——选几个大债权人当代表,统一跟对方谈,避免各自为战。去年有个家具厂欠10个供应商共800万,其中一个想起诉,我们帮他们成立委员会,跟对方谈了统一方案:分24期,每月还30万,用工厂设备抵押,每个供应商按比例分。结果对方没破产,每个供应商都逐步收回了钱,要是单独起诉,对方破产只能拿10%。
最后要记住,坏账处理不是“逼死对方”,而是“给对方留活路,给自己留退路”。比如对方是中小企业,现金流紧张,但有订单,要是逼得他破产,你什么都拿不到;要是给他人时间,让他完成订单,拿到货款再还,你反而能收回更多。去年有个建材供应商,对方欠300万,对方说有个1000万工程订单,但要垫资,供应商同意延长3个月,还借了50万(从欠款里扣),结果对方完成订单后,先还了200万,剩下的150万分6个月还,供应商不仅收回钱,还跟对方保持了合作。
处理坏账的核心不是“怎么让对方还钱”,而是“怎么帮对方找到还钱的能力”——你要当“合伙人”,不是“讨债的”。比如对方缺订单,你帮他介绍客户;对方缺资金,你帮他找贷款;对方缺渠道,你帮他卖库存。等对方活过来了,你的钱自然就回来了。去年帮一家五金供应商处理坏账,对方是做汽车配件的,我们帮他联系了车企的新订单,对方拿到订单后,不仅还清了800万,还跟供应商签了长期合同,现在每年给供应商带来200万的生意。
坏账不是“死账”,只要对方还有“造血能力”,就有办法收回来。关键是要放下“债主”的姿态,变成“问题解决者”——帮对方解决经营的问题,你的坏账自然就解决了。
13244566789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