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26 11:30:05
企业处理坏账,最忌“等账烂了再动手”——真正有效的逻辑是先筛出“能救的钱”,再用具体动作把钱收回来,最后用机制堵死新坏账的源头。这三步没有复杂理论,每一步都能立刻上手,直接帮企业止住财务出血。
要分清坏账能不能救,其实就靠3张能落地的分析表,5分钟就能理清楚优先级。
打开Excel,把所有欠款客户列出来,标注“欠款金额”“账期到期日”“当前账龄(今天减到期日)”,再按账龄分成四层:30天内、60天内、90天到180天、180天以上。账龄越短,回收概率越高——比如30天内的坏账,回收概率能到85%以上;180天以上的,只剩20%左右的希望。就像某商贸公司有10个欠款客户,3个30天内欠50万、4个60天内欠80万、2个180天以上欠30万,优先催30天内的最划算——花1天要回50万,比盯着180天的30万效率高10倍。这张表叫应收账款账龄分层表,核心是帮你把精力放在“回收概率高”的坏账上,不做无用功。
再做一张客户履约能力评分表,给每个欠款客户打“还钱能力分”。评分项得具体到能核实的细节:最近3个月有没有新订单(有加2分,没有减1分)、有没有拖欠其他供应商货款(有减3分,没有加1分)、银行流水月流入是不是大于流出(是加2分,不是减2分)、历史还款有没有逾期(没有加3分,有减2分)。总分10分,6分以上是“有能力还”,4到6分是“能凑钱还”,4分以下是“没能力还”。比如一个客户账龄60天,但评分8分——最近有新订单、没拖供应商、流水健康,那肯定要重点攻,他不是没钱,是忘了或想拖几天;但如果客户账龄30天,评分只有3分——没新订单、拖供应商、流水负,得马上紧逼,不然再过30天就变“没救的坏账”。这张表的作用是帮你区分“没钱还”和“不想还”,避免把能救的客户逼成老赖。
最后把“账龄分层”和“履约能力评分”结合成坏账回收概率矩阵。比如“30天内+评分≥6分”回收概率90%(优先催)、“60天内+评分4-6分”回收概率70%(次优先)、“180天以上+评分≤4分”回收概率≤10%(直接走法律或核销)。某制造企业有个客户欠100万,账龄45天(60天内)、评分7分(有能力还),回收概率70%,花3天催回70万,比花10天催180天以上的30万(只能回6万)划算多了。这张矩阵表相当于“坏账导航”,直接告诉你该往哪用力。
很多企业催收只停在“打电话问啥时候还钱”,但真正能要回钱的,是“一步步给客户压力”的闭环动作——每一步都有具体话术和动作,让客户觉得“不还钱更麻烦”。
账期前3天要“提醒”,不是“催”。很多客户逾期不是故意的,是忘了或流程慢。让跟客户对接的业务员发消息:“王哥,您上次订的货账期是后天(XX号),我查了下发票已经寄到您财务了,要是付款流程有问题,我马上配合调整——咱们合作这么久,我怕您忘了影响征信,提前跟您说一声~”这句话的关键是“共情+提醒”,不说“你要还钱”,说“怕你忘影响征信”,客户不反感,还能提前暴露问题——比如客户回复“最近资金紧,能不能缓3天?”,你就能提前准备,不用等逾期再慌。这一步叫前置预警,目的是把“逾期”扼杀在萌芽里。
按逾期时间找“对的人”说“对的话”。逾期1-7天,找对接的业务员(销售或客服),用“帮忙”的借口问:“李姐,我这边财务做月度对账,您那笔10万的款,付款流程到哪步了?需要我找你们财务确认吗?我怕中间漏了影响您信用~”业务员有私交,客户不设防;逾期8-30天,找客户财务负责人,用“压力+理解”的话术:“张会计,咱们合作这么久从没逾期,这次是不是有难处?要是需要缓几天,您给个具体时间,我好跟老板申请——毕竟我们也要付供应商款,晚了要收滞纳金~”;逾期31-60天,找客户老板,用“利益绑定”的话术:“陈总,咱们合作三年您一直讲信用,我知道您最近在谈那个大项目(提前查客户动态),需要资金周转——但我们得给工人发工资,您看能不能先付一半(5万),剩下的下个月15号付?这样我好跟团队交代,以后您要货我也能优先安排~”老板更在意长期合作,用“优先供货”当筹码,比“赶紧还钱”管用10倍。这一步叫分级沟通,核心是“用对的人戳对的痛点”。
要是客户真现金流紧张,别逼他“必须打钱”,可以问:“您那边有没有卖不动的库存?比如上次跟我提的XX产品,要是能抵款,我们可以按市场折扣收——这样您不用出钱,还能清库存,我们也减少损失。”某建材企业客户欠80万说“没钱”,但仓库有100万瓷砖(市场价),企业就谈:“瓷砖按8折算(80万),刚好抵欠款,但您得保证没质量问题——要是卖不出去,我找您换。”客户清了库存,企业收回80万的货,比烂账强多了。注意,抵扣的货得是自己能用或能卖的——卖建材的收瓷砖能自己卖,卖食品的收饮料能发员工福利,别收“用不上的垃圾”。这一步叫实物抵扣,本质是“用客户的资产换自己的损失”。
要是客户赖账(比如“我就是不还,你告我啊”),别找普通民事律师——他们不懂“快速冻结财产”的技巧。要找专门做应收账款的律师,他们会帮你做三件事:查客户财产线索(用法院执行查控系统查对公账户、法人私人账户、房产、车产);申请财产保全(冻结客户账户或房产,不让转移资产);走速裁程序(比如仲裁,比起诉快2-3个月)。某电子企业客户欠50万赖了6个月,律师查到客户法人有套100万的房子,马上申请财产保全——客户看到房子被冻,第二天就打了50万,还赔了2万逾期利息。这一步叫法律兜底,目的是“用强制力让老赖付出代价”。
催收是“治已病”,真正止住出血的是“治未病”——不让坏账产生。关键是建立“从客户准入到合作中动态监控”的机制,每一步都有“能立刻执行的标准”。
客户准入要“三查三不做”。查征信,用天眼查、企查查查客户的失信记录、被执行人信息、法律诉讼——如果有“失信被执行人”(老赖)记录,直接不做;查经营,让客户提供最近6个月盖银行章的银行流水,看月流入是不是大于流出——连续3个月流入小于流出,说明现金流断了,不做;查关联方,查客户的关联企业(比如法人的其他公司)——如果关联企业有欠账不还的记录,不做。某批发企业要合作新客户,用天眼查查出来有2条失信记录,直接拒绝——后来听说这个客户欠了3家供应商200万,幸好没合作。这一步是“把坏客户挡在门外”。
合同条款要加“防坑设计”,别用模板合同。加三个“能保命的条款”:逾期利息——“逾期未付的,按日万分之五支付利息(相当于年利率18%,比银行高)”,客户怕付利息会尽量按时还;所有权保留——“乙方未支付全部货款前,货物所有权归甲方所有——乙方逾期超过30天,甲方有权收回未售出的货物抵偿货款”,比如卖家电给客户,没付钱之前家电还是你的,逾期了直接拉回来;争议解决——“本合同争议提交XX仲裁委员会仲裁(比如深圳仲裁委、上海仲裁委)”,仲裁比起诉快,一般2个月出结果,而且一裁终局,客户没法上诉拖延。某家具企业跟客户签了所有权保留条款,客户欠30万逾期40天,企业直接派车拉回没卖的沙发(价值25万),剩下的5万客户不得不打过来——要是没这个条款,只能起诉,至少等6个月。这一步是“用合同把风险写死”。
每月给客户做一次“健康检查”,用“红黄绿灯机制”动态监控。红灯(立即暂停合作)——连续2个月没下单、拖欠货款超过30天、法人/股东变更,比如客户连续2个月没下单,说明可能“不做了”,马上催款;黄灯(重点关注)——当月下单量减少50%以上、付款延迟10天以上、突然要求增加信用额度,比如客户平时每月下10万单,这个月只下3万,还要求把信用额度从10万提到20万,肯定有问题,马上问原因;绿灯(正常合作)——下单稳定、按时付款、主动提前沟通资金问题,比如客户每月按时下单,付款从不错过,还提前说“这个月要进货,能不能延5天账期?”,这样的客户可以提高信用额度,巩固合作。某食品企业有个客户,平时每月下8万单,这个月只下2万,还延迟15天付款(触发黄灯),业务员马上问原因——客户说“竞品出低价产品,卖得不好”,企业马上把信用额度从8万降到4万,避免欠更多——3个月后客户倒闭,企业只欠4万,而另一家供应商没预警,欠了20万没要回来。这一步是“在合作中提前发现风险”。
坏账处理的本质,就是先分清楚哪些钱能要,再用具体动作要回来,最后不让新坏账产生。这些方法没有复杂理论,每一步都能立刻动手——现在就能打开应收账款表做账龄分层,明天就能给逾期30天内的客户发提醒消息,下周就能把合同加个所有权保留条款。这些动作花不了1小时,却能止住80%的财务出血。
企业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,每一笔坏账都是利润的流失。与其等账烂了再后悔,不如现在就动手——把能要的钱要回来,把该堵的漏洞堵上。
13244566789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