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

13244566789

鼎合讨债

企业财务坏账不用愁这份借款违约解决方案帮你轻松解困

2025-07-28 12:33:33

处理企业财务坏账, 步不是急着把逾期账款划进坏账科目,而是先分清“真坏账”和“假坏账”——很多企业看到客户逾期就慌着做坏账处理,反而错过了更佳 催收时机。其实用“三步核查法”就能快速判断:先查自身合同履约有没有瑕疵,比如是不是没按时发货、货物有没有质量问题,如果对方是因为你没履行合同义务才拖欠,那根本不是真坏账,得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再谈回款;再查对方经营状态,用企查查、天眼查输入对方公司名,看有没有“经营异常”“失信被执行人”“限制高消费”记录,要是合作过还能索要最近的财报,要是对方还有稳定营收只是暂时资金周转慢,那是“假坏账”,完全可以协商分期;最后算“可收回金额”,比如对方有一套市场价值150万的写字楼,处置需要交10万税费,可收回金额就是140万,要是对方欠你200万,真正的坏账其实只有60万。别把“逾期”等同于“坏账”,先核查再行动,才能避免误判。

催收要“精准施压”,而不是“死缠烂打”。逾期1-3个月的客户,重点要放在“固定债权+协商分期”上。先给对方发《对账函》,里面得写清楚合同编号、发货日期、累计欠款金额、逾期天数、逾期利息计算方式(比如按LPR的2倍),让对方财务负责人签字盖章回传——这一步是为了固定债权,避免以后对方反悔说“没欠这么多”。接着找对方采购负责人或老板谈,问清拖欠的具体原因:要是真的资金紧张,就提出分期方案,比如分6期,每月还1/6,再加上合理的逾期利息,签《还款协议》时一定要盖对方公章(财务章没用,公章才有法律效力),还要写清楚“若一期未还,有权要求一次性偿还全部剩余款项”,这样能防止对方长期拖延。

逾期3-6个月的客户,要转向“法律预警+资产核查”。找正规律师事务所发《律师函》,内容得包括债权金额、法律依据(比如《民法典》第五百七十七条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,应当承担继续履行、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”)、最后还款期限,以及不还款的法律后果(比如起诉、保全资产)。同时要查对方的“可执行资产”:用“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”查对方有没有未结的执行案件,用“天眼查”查对方的应收账款(比如对方有没有别人欠他的钱)、股权(有没有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)、房产车辆(有没有登记在公司名下)。要是查到对方有应收账款,完全可以行使“代位权”起诉,直接向欠对方钱的公司要债——比如对方有一笔100万的应收账款,你就能起诉那个欠他钱的公司,要求对方把钱直接还给你。

逾期6个月以上的客户,要采取“强制执行+债务重组”。要是已经起诉并拿到胜诉判决,别等,马上申请强制执行——执行局会查对方的银行账户、房产、车辆,冻结并扣划里面的钱。要是对方真的没钱,就谈债务重组:比如债转股,对方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话,把你的债权转成股权,前提是先做“资产评估”(比如对方净资产500万,你转10%就是50万,剩下的50万可以写进协议“以后盈利优先偿还”);或者以物抵债,对方有库存商品或设备的话,先查产权(有没有抵押、查封),再找第三方评估价值(比如对方的机器设备值30万,你欠30万就直接抵),签《以物抵债协议》后一定要办理过户或交付手续,避免对方反悔。

坏账核销要“合规留痕”,不然税务会找你麻烦。很多企业核销坏账就是财务做个分录,什么证据都没有,结果汇算清缴时被税务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,多交十几万税。正确的步骤得这样: ,收集“坏账损失证据”——要是对方破产,要拿法院的《破产清算裁定书》;要是对方注销,要拿工商的《注销登记通知书》;要是起诉后拿不到钱,要拿法院的《终结执行裁定书》;要是超过诉讼时效,要拿“最后一次催收记录”(比如3年前的EMS底单,备注“催收函”)。第二,走内部审批流程——写《坏账核销申请单》,里面要填债务人名称、债权形成时间、金额、催收过程(比如什么时候发过对账函、律师函,什么时候起诉)、证据清单、核销理由,让销售负责人(因为是他签的客户,得负起责任)、财务负责人、总经理签字——这一步是为了明确责任,避免以后有人说“我不知道这笔坏账”。第三,税务备案——根据《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》,坏账损失要“专项申报”,在年度汇算清缴前(比如2023年的坏账,2024年5月31日前)向税务局提交《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专项申报明细表》,以及你收集的证据材料。要是证据齐全,税务局会认可这笔损失,允许你在税前扣除——比如你核销了100万坏账,企业所得税税率25%,就能少交25万税。第四,跟踪已核销坏账——别以为核销了就完了,要做一个《已核销坏账跟踪表》,记录债务人名称、原债权金额、核销时间、后续经营情况(比如对方有没有恢复经营、有没有新增资产)。要是以后对方又有钱了,比如被收购了,要马上恢复债权,重新催收——因为核销只是会计处理,不是法律上的“放弃债权”,你依然有权利要回钱。

预防坏账要从“签合同”开始,把风险堵在源头。很多坏账都是合同没签好导致的:比如没约定逾期利息,起诉时只能要到LPR的1倍,比实际损失少;没约定管辖法院,要跑到对方所在地起诉,费时费力;没加担保,对方没钱了你就没办法。给你几个合同里的“防坏账条款”: ,逾期利息条款——写“乙方未按本合同约定支付款项的,每逾期一日,按未付金额的万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(或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2倍计算)”——万分之五就是年利率18%,比LPR高,能覆盖你的资金成本;第二,管辖法院条款——写“本合同争议由甲方(你自己)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管辖”——这样起诉不用跑外地,节省时间和差旅费;第三,担保条款——要是对方是小公司,要求对方老板提供“连带责任保证”,写“保证人(对方老板)对乙方的全部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保证,保证期间为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”——这样对方公司没钱了,可以找老板个人要;要是对方有房产,可以要求“抵押担保”,写“乙方以其名下位于XX路XX号的房产(房产证号:XX)为本次债务提供抵押担保”,然后一定要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《不动产登记证明》——没办登记的抵押没用;第四,先款后货条款——要是对方信用不好,直接要求“款到发货”,或者“预付30%定金,发货前付70%”——别为了做业务而冒坏账风险。

还有几个“避坑提醒”要记牢:不要放弃诉讼时效——诉讼时效是3年,从债务到期日起算,要是你3年没催收,对方可以“时效抗辩”,法院不会支持你。所以每两年要催收一次:发《催收函》让对方签字盖章,或者用EMS寄,备注“催收函”,保留快递底单和签收记录——这能中断时效,重新计算3年;不要信口头承诺——对方说“下个月一定还”,要让他写《还款承诺函》,签字盖公章——口头承诺没用,以后对方不认账你没证据;不要怕起诉——很多企业觉得起诉麻烦,其实现在法院有“小额诉讼程序”(标的额低于10万),1个月内就能审结,而且可以申请“财产保全”,起诉时就把对方的银行账户、房产冻结,对方怕影响经营,很快会还钱;把回款责任绑到销售身上——制定“销售回款考核制度”,比如“销售提成=销售额×提成比例×回款率”,回款率低于90%的,扣20%提成;回款率低于80%的,扣50%——这样销售会主动盯着客户回款,不会为了冲业绩签垃圾客户。

举个实际案例:某家具厂卖给一家装修公司150万的家具,装修公司逾期3个月没付款。家具厂 步查合同履约:自己按时发货,家具没质量问题,是装修公司资金紧张;第二步发《对账函》,装修公司财务签字盖章回传,确认欠150万;第三步谈分期,装修公司同意分10期,每月还15万,加万分之五的逾期利息,签了《还款协议》;第四步,前两个月装修公司都按时还了,第三个月没还,家具厂马上发《律师函》,并查装修公司的资产——发现装修公司有一笔100万的应收账款(某房地产公司欠他的);第五步,家具厂行使代位权,起诉房地产公司,要求支付100万——法院支持了,家具厂拿到100万,剩下的50万装修公司后来也还了。整个过程用了6个月,把坏账收回来了。

再比如某电子公司,对方欠80万,对方破产了。电子公司 步收集法院的《破产清算裁定书》,里面说对方资产只有50万,按比例清偿,电子公司能拿到20万;第二步做内部审批,销售负责人、财务负责人、总经理都签了《坏账核销申请单》;第三步向税务局备案,提交了裁定书和申请单,税务局认可了60万的坏账损失(80万-20万),电子公司少交了15万企业所得税(60万×25%);第四步,电子公司做了《已核销坏账跟踪表》,记录对方的情况——后来对方股东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,电子公司找到股东,要求偿还剩下的60万,股东怕影响新公司的信用,还了40万。

处理坏账不是“等”出来的,是“做”出来的——先核查清楚是不是真坏账,再精准催收,核销时合规留痕,最后从签合同开始预防。每一步都要落地,每一步都要有证据,这样才能把坏账的损失降到更低 。

13244566789
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