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7-22 10:23:49
企业降低坏账率的核心,从来不是“等坏账发生后再补救”,而是从“债务清偿期限”这个源头开始,把每一步都做“实”——让期限有依据、有提醒、有约束,让客户“没法赖”“不敢拖”。以下是6个能直接落地的操作步骤,每个步骤都对应企业常踩的“坑”,以及具体的解决方法。
先把清偿期限“写死”:别用“尽快”,要让时间点“钉死”在纸面上
很多企业的合同或订单里,清偿期限写的是“收到货物后尽快支付”“验收合格后30天内”——这些表述看着没问题,实则是“给客户留赖账空间”。比如“收到货物”的时间,客户可能说“我没签收货单”;“验收合格”的标准,客户可能说“产品有瑕疵,没合格”。结果就是期限变成“弹性条款”,客户想拖就拖。
正确的做法是:把清偿期限“锚定”在可溯源、无歧义的时间点上,并且让客户“签字认账”。比如:
- 不用“收到货物后30天”,改用“发票开具日起30天内支付”(发票有开具日期,且客户要签收发票);
- 不用“验收合格后付款”,改用“合同签订日起60天内支付,验收不合格的需在收到货物后7天内书面提出,逾期视为合格”(把“验收合格”的举证责任推给客户);
- 所有涉及期限的文件——合同、送货单、对账单、发票签收单,都要让客户盖公章或法定代表人签字(不要只让业务员签字,业务员离职后客户会否认)。
某建材企业的例子很典型:之前他们的订单写“货到工地后30天付款”,客户经常以“工地没确认收货”为由拖延。后来改成“发票开具日起30天付款”,并在发票背面附上“本发票对应XX订单,货款需在2024年10月31日前支付”,让客户的财务在发票签收单上签字。改了之后,客户再没以“收货时间”为由赖账,逾期率直接降了25%。
期限前15天:做“预警试探”,而不是“坐等到期”
很多企业的习惯是“到期才催款”,但等到期时,客户可能已经没钱了——比如资金链断了、把钱挪去还其他债了。真正有效的做法是:在期限到期前15天,用“轻动作”探客户的“付款能力”,把风险提前筛出来。
具体要做3件事:
,发“确认函”,而不是“催款函”。内容要温和:“尊敬的XX公司,贵司与我司签订的XX合同(编号:XX),货款12万元,约定付款日期为2024年10月31日。为确保顺利付款,烦请确认金额及期限无误,如有异议请于3日内回复。” 目的是让客户“再次认账”,避免到期后说“金额不对”。
第二,查“客户经营动态”。用企查查、天眼查查3个信息:①有没有新增的被执行人信息(如果有,说明客户已经欠别人钱了);②最近3个月有没有变更法定代表人或股东(可能是转移资产);③供应商评价里有没有“拖延付款”的反馈(比如其他供应商说“这家最近总拖款”)。
第三,打“试探电话”。给客户的财务或采购对接人打电话,不要说“快还钱”,要问:“我是XX公司的小王,提醒一下贵司10月31日的付款,您那边资金安排得怎么样?需要我这边提供什么资料配合吗?” 如果客户说“最近资金有点紧,能不能宽限几天?” 马上追问:“那您看什么时候能付?是下周三还是下周五?” 逼客户给具体时间——如果客户支支吾吾,说明风险高,要马上启动下一步措施。
到期当天:“锁死证据”,别等客户“翻脸不认”
很多企业到期后只做一件事:打电话催,但没留下任何书面证据。结果客户后来翻脸说“你没催过我”,甚至过了诉讼时效(3年),钱就彻底要不回来了。
到期当天必须做的3个“留证动作”:
1. 发EMS催款函。用公司全称寄,收件人写客户的法定代表人(不是业务员),地址用客户的注册地址(不是办公地址,因为注册地址是法律认可的“送达地址”)。信封上要写“关于XX合同货款催款函(到期日2024年10月31日)”,里面附3样东西:①催款函(写清楚合同编号、金额、到期日、要求3日内支付);②对账单(客户之前签字的);③合同复印件。寄完要保存EMS底单和物流轨迹(截图)。
2. 发微信/企业微信确认。把催款函的照片、EMS单号发给客户对接人,配文:“XX经理,今天是合同约定的付款日,我司已发EMS催款函(单号:XX),请查收。如有疑问请随时联系。” 一定要等客户回复——哪怕客户只回“好的”,也要截图保存(微信聊天记录是有效的证据)。
3. 打录音电话。拨通客户对接人的电话,说:“您好,我是XX公司的小王,今天是2024年10月31日,是咱们合同约定的付款日,我刚才给您发了催款函,EMS单号是XX,您收到了吗?” 不管客户说“收到了”还是“知道了”,都要把这段录音保存好(录音要包含时间、人物、事件三个要素)。
某电子厂的财务经理说,他们之前有个客户到期后说“没收到催款”,后来拿出EMS底单和物流记录,客户马上就认了——因为EMS是法律认可的“书面送达”方式,哪怕客户没签收,物流显示“已投递”也有效。
逾期后:“分层打拳”,别对所有客户都用同一种方法
逾期的客户分3类,每类的处理方法完全不同,一刀切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:
类:能付但不想付(比如客户经营正常,就是想占压资金)——要“用利益倒逼”。比如:
- 停止供货:如果还在给客户供货,马上停——客户要货就得先付款;
- 扣质保金:如果有质保金(比如5%),直接从里面扣货款,并且发函告知“质保金抵扣货款后,剩余质保金将在完成质保义务后支付”;
- 发律师函:找律师写一份正式的律师函,明确说“如果3日内不支付,将向法院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”(财产保全是冻结客户的银行账户、房产、车辆,客户怕影响经营,一般会尽快付)。
第二类:想付但不能付(比如客户应收账款没收回,暂时没钱)——要“用协议锁定”。比如:
- 签还款计划:让客户写书面的《还款协议》,内容要包括:①每期还款金额(比如分3期,每月15日付4万元);②每期还款日期(必须具体到日);③逾期利息(比如“未按期支付的,按LPR的1.5倍支付逾期利息”);④违约条款(“如果任何一期未付,有权要求支付全部剩余货款”)。一定要让客户盖公章,法定代表人签字。
- 要担保:如果客户实在没钱,可以让他找第三方公司担保(比如客户的关联公司),或者用房产、车辆做抵押(要去车管所或不动产登记中心办抵押登记)。
第三类:不能付也不想付(比如客户破产、跑路)——要“快刀斩乱麻”。比如:
- 马上起诉:别等客户“东山再起”,起诉是固定债权的
方法;
- 申请财产保全:起诉的同时申请财产保全(要交保全费,但能冻结客户的资产);
- 参与破产清算:如果客户破产,要尽快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(越早申报,越有可能分到钱)。
某家具厂的经验:他们有个客户逾期3个月,说“没钱”,后来查企查查发现客户有一套房产,马上起诉并申请财产保全,冻结了这套房产。客户怕房子被拍卖,两周内就把18万货款付了。
让期限“有代价”:加逾期利息,别让客户“白拖”
很多企业的合同里没写逾期利息,客户拖延的时候“没有成本”——反正拖一个月和拖三个月一样,为什么要早付?
正确的做法是:在合同里明确写“逾期利息”,而且要写清楚计算方式,比如:
- “逾期未支付的,按每日万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(折算成年利率18%,不超过LPR的4倍,合法有效)”;
- 或者“按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的1.5倍支付逾期利息”(更合规,法院更容易支持)。
别觉得“加逾期利息会得罪客户”——真正讲信用的客户不会在意,反而会觉得“这家企业做事规范”;而想拖款的客户,会因为“有成本”而更愿意按时付。
某食品企业的例子:之前他们的合同没写逾期利息,客户经常拖1-2个月。后来加上“每日万分之五的逾期利息”,客户拖了半个月就主动付款了,说“每天多付60块,不划算”。
用工具“焊死”期限:别靠人记,用系统自动提醒
很多企业的应收账款是“靠财务手工记”,结果经常漏掉到期日——比如财务忙的时候忘了,等想起时已经逾期一个月了。
解决方法很简单:用工具把期限“自动化”,不用人记,系统会提醒。
- 如果用财务软件(比如金蝶、用友):把每个客户的清偿期限输入“应收账款模块”,设置“到期前15天、7天、1天”的提醒,系统会自动发消息给财务;
- 如果用SAAS软件(比如“企查查应收账款管理”“畅捷通”):可以自动同步合同、发票信息,生成台账,还能自动发送对账单、催款函给客户;
- 如果没预算买软件:用Excel做一个“应收账款台账”,列清楚客户名称、合同编号、金额、到期日、提醒日期(到期前15天),每天打开Excel看一下“提醒日期”列,有没有当天要提醒的客户。
某服装企业的财务说,他们之前用手工记,每个月都会漏掉2-3个客户的到期日,后来用金蝶的应收账款模块,系统每天自动发提醒,再也没漏过,逾期率降了18%。
其实,降低坏账率的本质,是“把模糊的东西变清晰,把口头的东西变书面,把靠人的东西变靠流程”。清偿期限不是“写在纸上的数字”,而是“约束客户的紧箍咒”——你把期限定得越清楚、越有依据、越有代价,客户就越不敢拖延,坏账率自然就降下来了。
不用等“明年再优化”,现在就可以做:把手里的合同拿出来,改成“发票开具日起30天付款”;把到期前15天的“确认函”模板做出来;把EMS的寄件信息存好——这些动作花不了半天时间,但能帮你避开80%的坏账风险。
13244566789
微信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