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

13244566789

鼎合讨债

企业坏账风险预防3个关键方法别让坏账吃掉你利润

2025-07-28 12:33:56

做企业最怕的不是没订单,是辛辛苦苦赚的钱全被坏账吞了——一笔50万的坏账,可能要卖500万的货才能补回来,中小企业利润本来就薄,压根经不起这种折腾。避免坏账从来不是等钱收不回来再急,而是从源头把风险挡在合作前,过程里盯紧每一个细节,出问题时 时间反应。

坏账的根儿往往是“选错了客户”——有些客户从一开始就没能力还,或者压根不想还。很多企业怕丢订单,不敢深查客户资质,结果为了赚10万利润,赔了100万本金。解决这事的关键不是靠“感觉”或“关系”,而是一套可量化、能落地的信用筛查工具。我给企业做咨询时,总推荐“三维信用核查表”,从“财务健康度、经营稳定性、履约可靠性”三个维度打分,总分100分,80分以上是优质客户,60-80分要谨慎(限制账期),60分以下直接拒合作。

财务健康度看的是客户有没有能力还钱,核心三个指标:流动比率(流动资产÷流动负债)≥1.5得10分,1-1.5得5分,低于1直接0分——流动比率不到1,说明客户连短期债务都覆盖不了;资产负债率(总负债÷总资产)≤40%得10分,40%-60%得5分,超过60%0分——负债太高,利润全用来还利息,哪有钱给你;近3个月银行流水流入量≥月均订单额得10分,不够就按比例扣,比如流水只有订单额的50%,就给5分。这些不用客户拿审计报告,让他们发最近3个月盖银行章的流水截图、最新资产负债表就行,实在拿不到,用“天眼查”查年报也能凑个大概。

经营稳定性看的是客户能不能持续赚钱:成立时间≥3年得10分,1-3年得5分,不到1年0分——新公司倒闭概率是老公司的3倍;主要供应商或客户合作≥2年得10分,不然得5分——合作越久,经营越稳;近6个月订单波动≤10%得10分,10%-20%得5分,超过20%0分——比如上个月订单100万,这个月突然降到50万,肯定是业务出问题了。这些信息问客户的采购或销售就能拿到,或者查之前的增值税发票记录也行。

履约可靠性最关键,看客户愿不愿意还钱:过往付款记录 按时得15分,90%- 得10分,低于90%0分——找客户的老供应商打听,或者查自己之前的合作记录;无买卖合同纠纷得15分,有但已解决得10分,未解决0分——上“中国裁判文书网”或“天眼查”搜客户名称+“买卖合同纠纷”,一秒就能查到;同行评价“靠谱”得10分,“一般”得5分,“经常拖欠”0分——找行业群里问一句“XX公司付款怎么样?”,别嫌得罪人,总比坏账强。

去年有个制造企业用这表筛掉个客户:对方说要订300万货,要60天账期,结果查下来流动比率才0.8(财务健康度0分),成立刚1年(经营稳定性0分),还有2起未解决的货款纠纷(履约可靠性0分),总分才20分。后来听说这客户半年后破产,欠了10多家供应商的钱,这家企业直接避免了300万坏账风险。

选对客户不代表没问题——很多坏账是过程里没盯紧,比如账期给太松,或者没及时确认债权,等客户赖账时连证据都没有。解决这事的核心是把“信任”变成“制度”,用两个工具管过程。

个工具是账期分级制度,别给所有客户一样的账期,要按信用分定:80分以上优质客户给60天,60-80分谨慎客户给30天,新客户 次合作必须现款现货,或者定金+尾款(比如先付30%定金,货发前付70%)。有个贸易公司之前给所有客户都是45天账期,结果有个客户信用分只有65分,拖了3个月才付,后来改成30天,这客户再也没逾期——他知道你有底线。还要动态调整账期:每月做“客户付款分析表”,统计每个客户的逾期次数、逾期天数、付款率(已付金额÷应付款金额)。如果付款率连续两个月下降超过10%(比如上个月付90%,这个月只付75%),或者逾期超过30天,马上把账期缩短一半(比如60天变30天),甚至改成现款。去年有个食品企业发现一个客户连续两个月付款率从 降到80%,马上把账期从45天改成20天,后来客户说“资金紧张”,但因为账期短,只欠了15万,没变成坏账。

第二个工具是月度对账确认制,很多企业坏账是因为“没留证据”——客户说“没收到货”“金额不对”,你拿不出凭证只能吃哑巴亏。解决方法很简单:每月5号前给客户发盖章对账单,要求3天内盖公章回传。对账单内容要写清楚:客户名称、订单日期、订单号、货物名称、数量、单价、总金额、已付金额、未付金额、付款截止日期。比如“XX公司,2023年10月15日订单(编号:20231015001),购买500件A产品,单价200元,总金额10万元,已付3万元,未付7万元,付款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5日”。发的时候要同时发邮件给客户财务和采购(避免推诿),然后打电话确认“有没有收到?什么时候能回传?”如果客户没回,业务要上门沟通,直到拿到回传的对账单——哪怕客户说“麻烦”也要坚持,这是后期打官司的核心证据。有个建材公司就靠这避免了坏账:客户说“没收到10万的货”,但公司有客户盖公章的对账单,客户没办法,只好承认“财务漏记了”,3天内就付了钱。

不管怎么预防,总有可能遇到坏账——这时候最忌“等”“拖”,客户的资产会越耗越少,等你想起要债时,可能已经被其他供应商分完了。关键是提前识别预警信号,快速行动。

先记牢6个坏账预警信号:连续两次逾期付款(比如本来每月10号付,连续两个月15号以后才付);突然要求增加账期(比如之前30天,现在要60天);财务联系人频繁更换(比如半年换了3个财务);下游客户流失(比如之前有3个大客户,现在丢了2个);拒绝提供最新财务数据(比如之前会给银行流水,现在不给了);行业里有负面消息(比如同行说“这家客户最近在躲债”)。只要出现一个,马上启动处置流程。

处置流程分四步,越靠前越有效: 步是快速上门沟通,别只让业务人员去,要派业务负责人+财务负责人一起——业务拉关系,财务问具体问题:“最近资金流怎么样?下游付款有没有延迟?”“有没有到期的债务?”“能拿出多少资金还款?”如果客户说“暂时没钱”,要问清楚是“短期周转”还是“长期困难”:短期的话(比如下游拖欠,1个月内到款),可以商量延期15天,但要写“延期还款协议”(盖公章);长期的话(比如亏损没收入),马上进入下一步。

第二步是发律师函,别怕伤和气,律师函是正式警告,能让客户意识到你要动真格。律师函要写清楚:欠款金额(比如“截至2023年12月31日,你公司欠我公司货款50万元”)、欠款时间(比如“2023年10月15日到期”)、付款截止日期(比如“请于2024年1月10日前付清”)、违约责任(比如“逾期利息按日万分之五计算,同时我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”)。律师函要寄EMS(别用快递柜,要客户本人签收),留好快递单和签收记录——这些都是打官司的证据。

第三步是申请资产保全,如果律师函没用,马上查客户资产:用“天眼查”查不动产(房产、土地)、动产(车辆、设备)、应收账款(有没有其他公司欠他钱),然后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——把这些资产查封,就算客户破产,你也能优先拿钱。比如有个机械企业,客户拖欠80万,查客户有辆价值20万的货车,马上做了诉前保全,后来客户没办法,把货车卖了还了18万,比坏账强很多。

第四步是债务重组,如果客户确实没钱,别硬逼——逼破产了你一分钱都拿不到。可以协商债务重组:比如以货抵债,要求货物市场价值不低于债务的80%(比如欠100万,给125万的货),而且货物要容易变现(比如原材料、畅销产品,别要积压库存);或者分期还款,分10-12个月,每月还10%左右,加利息(比如年化6%),同时要求客户提供担保(比如房产抵押,或者第三方公司担保);还可以债权转让,把债权卖给催收公司,虽然只能拿到70%-80%的钱,但能快速回笼资金,避免越拖越久。去年有个电子企业,客户欠60万,客户说“没钱,但有一批价值75万的芯片”,企业同意以货抵债,按8折算(60万),收了芯片后卖给同行,拿到55万——比坏账少亏5万,而且只用了1个月,比打官司快多了。

很多企业老板怕“太计较”会丢订单,但事实上,敢跟你谈条件的客户,往往有还款能力;不敢跟你谈条件的,才是真的想赖账。比如有个客户说“你不给我60天账期,我就找别人”,如果他信用分只有50分,宁肯丢这个订单,也不要冒坏账风险——丢订单只是少赚一点,坏账是亏本金,亏得更多。

还有,一定要把这些方法写成制度,比如“客户筛选制度”“账期管理制度”“对账制度”“预警处置制度”,让每个员工都知道怎么做:业务人员知道怎么查诉讼记录,财务人员知道怎么统计付款率,负责人知道遇到预警信号要怎么处理。制度不是束缚,是保护——保护你的利润,保护企业能活下去。

坏账从来不是“意外”,是“没做好预防”。把上面的方法用起来,你会发现:原来不用怕坏账,因为你已经把风险挡在了门外。

13244566789

微信二维码